文|宁温编辑|SHI2023年4月2日中国正式给藏南地区的11个地方重新取名字,将藏南的两个县撤县设市。印度听到消息后,

文|宁温
编辑|SHI
2023年4月2日中国正式给藏南地区的11个地方重新取名字,将藏南的两个县撤县设市。
印度听到消息后,沉不住气了。
4月10日,印度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高调前往其非法占领的藏南地区,并宣称要在当地启动活力村镇发展计划,以此振兴边境村庄,加强边境安全。
阿米特·沙阿一向被认为是印度总理莫迪的副手,是印度的二把手,他的这种行为无疑就代表印度政府的态度,对中方来说是一种挑衅。
在当天的外交部例行会议上,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就明确表示:“中方坚决反对印方高官赴藏南地区的活动。”
这么多年以来,中国和印度在边界问题上的博弈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在藏南地区时有摩擦。


所谓阿鲁纳恰尔邦
中印边界全长大约在2000公里,可以分为东段、中段、西段三个部分,藏南地区指的就是中印边界的东段,包括门隅、洛渝、下察隅三个部分,印度将这块地区称为阿鲁纳恰尔邦。
历史上,中印原本从未正式划定过边界,只是一直遵循着一条由双方行政管辖所形成的传统习惯线,双方在领土问题上并没有争端。
可随着英国殖民者的到来,中印边境就被埋下了一个大雷。
在英属印度时期,英国加快了对新疆和西藏地区的侵略扩张,不顾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的事实,在地图上划出了“约翰逊线”、“阿尔达线”、“麦克马洪线”,单方面将原属于中国的领土划给英属印度。

其中争端最大的就是麦克马洪线所划定的藏南地区,这里历来就隶属于西藏地区管辖,无可争议的是中国领土。
可英印政府外交秘书麦克马洪却私自重新划了一个“麦克马洪线”,把传统习惯线往中国境内推进,将下察隅、洛隅、门隅这些地方划进了英属印度的版图上。
另一边,麦克马洪又背着中国中央政府,威逼利诱和西藏地方政权代表伦青夏札签订了《西姆拉条约》,还想让中央政府承认他画的麦克马洪线地图。
英国自己都知道这个做法不太好看,在划出麦克马洪线之后的二十年里都没有公开在地图上标注这条非法边境线。
后来是在1936年,英国把“麦克马洪线”标注到了英属印度的地图上,但同时又注明这是未标定界,指两国之间没有确定的边界。
1947年印度独立后不久,印度便自诩是大英帝国的继承人,还想要按照英国划的这条分界线将原属于中国的地区收入囊中。

1951年初,趁着新中国忙于政务和朝鲜战争,无暇顾及西藏地区。
印度派兵越过西山江和达旺河,先后占领了达旺、门隅的马果、洛渝的巴恰西仁等地方,还在当地强行建立军营。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地区,印度并没有停止在边界的扩张,反而进一步侵占吞并门隅、洛渝、下察隅各地。
至1953年,印度基本上就控制住了“麦克马洪线”以南的中国领土。
1954年,印度出版的官方地图公开将“麦克马洪线”作为中印边界的法定边界,并在占领的中国领土上建立所谓的“东北边境特区”,即后来的阿鲁纳恰尔邦。
中国政府当时对印度的这种非法占领一直都是不予承认的,但又不想先打起第一枪毁了和印度的友好关系,一再争取同印度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

1954年6月,周总理访问印度时,谈到中印边界的“麦克马洪线”,周总理明确表示:“麦克马洪线是英国殖民者造成的,中国政府不会承认,目前可以维持现状,大家都不要越过这条线。”
可印度显然不是这样想的,他们坚信只要在中印有争议的地区插上印度国旗,那中国只能被迫从这些地区撤走,接受这些地方属于印度的既定事实。
正是因为印度在藏南地区的嚣张气焰,中印随后才会针对边界问题爆发战争。

在藏南的博弈
在1959年,西藏发生动乱的同时,印度也不断在中印边境制造流血冲突事件,包括在东段的郎久事件和西段的空喀山口冲突。
事情发生后,中方秉持着友好解决边界问题的态度和印度政府展开谈判,但印度政府多次拒绝中方的合理提议,完全没有解决问题的诚意。

在尼赫鲁看来,此时的中国在国际上和苏联反目,美英等西方国家也在中印边界问题上指责中国,并且中国国内西藏、新疆地区内部不稳,南面还受到蒋介石的威胁。
尼赫鲁由此得出内外交困的中国不会在边境和印度爆发战争的结论,认为这是印度彻底掌控藏南地区的好时机。
1962年9月,印度在边界东段越过麦克马洪线向中国驻军发起进攻。
面对印度毫无顾忌的挑衅,《人民日报》发表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社论,警告印军立刻从边境撤军,否则将武力解决。
10月,中国正式开始自卫反击战,至11月底,中国军队大获全胜。
可考虑到藏南地区的地势险要,战备物资难以补给,以及美国苏联这两个潜在威胁,在击退印军之后,中国发表声明宣布和印度全面停火,并决定在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先守住阿克赛钦。

对于中国军队在藏南的后撤,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认为当时解放军应该趁势掌控藏南,藏南如今就不会是被印度侵占的局面。
可实际上,这一仗虽然没让中国实控藏南地区,但就像毛主席所说的,这一仗至少可以保边境20年的和平,让印度再不敢在边境侵犯中国,这就已经达到了自卫反击战的战略目标。
当时中国停火后撤后不久,印度军队重新占领了中国撤出去的领土,但印度被打了一顿后确实停止了在边境地区对中国领土的侵犯。
此后中印关系时好时坏,双方曾针对藏南地区展开过多次谈判,遗憾的是都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几十年来,印度一直在其所控制的藏南地区推行同化政策,在当地传播印度教,教授印度历史和印度语,不断向藏南地区移民等等。

目前为止,印度已经控制了藏南的大部分地区,不仅在当地设有地方议会、警察、法庭等机构,还开设了近百所中小学校,教育内容也多以印度传统教育为主。
期间在1972年,印度还把在藏南地区设立的特区改成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
到1986年,印度议会两院通过法案又将直辖区升级成了“邦”,加强了对藏南地区的行政管辖。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早已对此指出,印度这一做法已经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并郑重声明印度的这一法案是非法的,中国不会承认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
而因为中印两国长期以来对藏南地区归属权的争议,这也成了很多西方国家挑拨中印关系的由头。
尤其是美国,印度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这次高调前往藏南地区,其中就少不了美国的拱火。


印度二号人物
2023年3月份,美国参议院正式通过一项决议,承认“麦克马洪线”是中印边界线,并声称藏南地区是印度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美国这无疑是承认印度对藏南的侵占,向自己的“四边机制”盟友印度示好,以此推动它的印太战略,进一步挤压中国。
在美国搞小动作之后,中国很快就做出了反击。
4月初,民政部先是公布了给藏南地区河流、居民点、山峰的11个汉语地名,用给藏南地区命名彰显我国对藏南地区的主权。
印度显然也知道我国这一举动的意义,得知此事后暴跳如雷,外交部发言人阿林丹·巴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公然指责中国的改地名的行为,宣称藏南地区是印度领土,不接受中方的命名。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对此犀利回应:“藏南地区是中国领土,中国政府有权处理藏南地区的命名,这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
不止是改名,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紧接着又发布公告,将西藏南部的米林县和错那县撤县设市,分别由林芝市和山南市代管。
值得一提的是,米林和错那两个市有一部分处于被印度非法占据的状态,其中错那市的麻麻门巴民族乡距离印度的实控线非常近。
而错那被升级成市后,市政府的驻地就会迁到麻麻门巴民族乡一线,这无疑更有利于加强对前沿地区的管控,这一动作其实和在南海设立三沙市有异曲同工之妙。
除了是为了更好的掌握局势,中国的这些行为既是回击美国的非法决议,也是警告印度不要在藏南地区搞事。

我国声明主权的方式已经足够温和,但印度知道后还是沉不住气了,这就有了印度二把手阿米特·沙阿紧随其后前往藏南地区的事情。
阿米特·沙阿的反应在客观上也肯定了我国在藏南地区做出的一系列举动,我国只是改改名字,撤县设市,印度就急切的向外界展现其对藏南部分地区的控制。
而阿米特·沙阿作为印度的高层官员,他去中印边界争议地区活动的行为可以说是很冒险。
此前莫迪就先后于2015年和2018年访问藏南地区,还公开表示印度中央政府的官员会经常到这,藏南地区的年轻人都渴望学习印地语。
当时我国外交部就对此表示了反对,可在如今,印度高层高员还是不顾中方的意思前往藏南地区。

这种冒险行为很可能让两国的边界问题更加复杂化,并不利于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甚至会给中印关系带来负面影响,引发外交纠纷和政治矛盾。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很快就对此做出回应:“藏南是中国的领土,印方高官赴藏南活动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如果印度再在有争议的藏南地区动歪脑筋,相信中方也会发出更强硬的回击。

结语
中印边界争议很大程度上都是英国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几十年来成了中印两国关系正常发展的一大障碍,短时间内难以取得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对于藏南地区的争议,合作和沟通才是中印两国的首选,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双方通过和平谈判解决边界问题,不影响两国关系往来,以确保边界的安宁。

另外对于此次事件,中国驻印使馆发言人还专门喊话美国多做一些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的事情。
毕竟如何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是中国和印度的事情,中方也反对任何国家对中印边界问题的指手画脚。

参考文献:
[1]外交部:印度高官赴藏南活动侵犯中国领土主权,中方坚决反对.中国新闻网.
[2]非法的“阿鲁纳恰尔邦”的由来【J】.新闻记者,1987,(04):43.
[3]陈洪波.中印边界问题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7,39(11):51-59.
[4]郑有志.中国为何丢失了藏南?【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0,(03):10.
[5]美国务院官员就中印边界问题指责中方 中国驻印使馆发言人批驳.新京报.
TAG:麦克,印度,中国,西藏